《大學計算機基礎》科目考試大綱
一、考試對象
報考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的“專升本”考生。
二、考試目的
考查學生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。
三、考試要求
要求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,熟悉常見應用。
四、考試內容與要求
(一)計算機的發(fā)展(10~15分值)
考試內容:電子計算機的起源與各發(fā)展階段;計算機的分類與特點;計算思維定義及特點。
考試要求:掌握信息和數據的概念;了解計算機的起源與發(fā)展、分類、特點及應用;掌握計算思維定義及特點。
(二)計算機基礎(10~20分值)
考試內容:計算機的基本應用;信息處理過程、信息技術概念、信息安全概念;病毒的概念、特點、分類及病毒的預防;信息素養(yǎng)概念??荚囈螅毫私庑畔⑻幚磉^程和信息技術、信息安全的概念,了解計算機病
毒及其預防;理解信息素養(yǎng)、計算機文化、知識產權的概念,以及如何培養(yǎng)信息素養(yǎng)。
(三)計算機系統(tǒng)(20~30分值)
考試內容:數制及其轉換;數據編碼;馮·諾依曼設計思想、計算機硬件組成與工作基本原理;微型計算機的組成;常用的外部設備。機器語言、匯編語言與高級語言;程序與軟件;結構化程序設計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;軟件工程。
考試要求:掌握數制概念及各種數制的轉換規(guī)則,計算機內部數的表示及基本運算規(guī)則,微型計算機的組成;理解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及基本工作原理;了解微型計算機常用外部設備。掌握機器語言、匯編語言與高級語言的概念、特點和執(zhí)行過程;了解軟件與程序的基本概念與發(fā)展歷程;了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;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活動。
(四)操作系統(tǒng)(10~20分值)
考試內容:操作系統(tǒng)的啟動;操作系統(tǒng)的概念、總體作用與具體管理功能、分類;常用操作系統(tǒng);Windows7的資源管理器,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、磁盤管理。
考試要求:熟練掌握操作系統(tǒng)的文件管理功能;掌握操作系統(tǒng)的基本概念,桌面、文件與磁盤管理等基本操作;了解操作系統(tǒng)的基本概念、功能、形成與發(fā)展、分類及代表。
(五)計算機網絡(10~15分值)
考試內容:計算機網絡的定義、發(fā)展、功能、組成;協(xié)議的概念、主要協(xié)議框架;局域網與廣域網概念;局域網的拓撲、介質、協(xié)議、設備;Internet組成、協(xié)議、地址和域名及基本服務;防火墻、數字簽名、數字證書概念??荚囈螅赫莆誌nternet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常用服務;理解局域網常用組網知識與技術;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(fā)展、組成與功能和計算機網絡協(xié)議相關概念以及常用的局域網標準和協(xié)議。
(六)辦公軟件(15~25分值)
考試內容:辦公自動化概念;各種視圖方式的特點與作用;文字和表格的編輯和格式化基本操作;電子表格基本數據運算及地址和函數的引用;數據的排序、篩選、分類匯總;圖表的生成;演示文稿的創(chuàng)建、編輯、美化、放映與輸出。
考試要求:熟練掌握文字處理、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建立、編輯和管理等基本操作;掌文檔及表格的美化、電子表格數據管理以及演示文稿的放映與輸出等操作;了解辦公自動化及其相關應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。
(七)公共基礎知識(10~15分值)
考試內容:算法的基本概念;數據結構的概念、分類;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;基本數據結構的定義、特性和基本運算;基本查找算法;基本排序算法。數據庫的基本概念;數據模型;關系代數;數據庫設計方法和步驟。程序設計方法與風格;軟件工程基本概念;結構化和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方法;軟件測試和調試。
考試要求:掌握算法的概念、特性和基本復雜度分析;掌握數據結構的概念(邏輯結構、存儲結構)、分類(線性結構、非線性結構)及表示方法;掌握基本數據結構(含線性表、棧和隊列、樹和二叉樹)的定義、特性和基本運算;掌握順序查找與二分法查找算法;熟悉交換類排序、選擇類排序和插入類排序基本算法,能比較其復雜度。理解數據庫的基本概念、發(fā)展及特點;理解數據庫三級模式及數據模型的概念;掌握關系代數運算選擇、投影、連接、并、交、差、除、笛卡爾積);了解數據庫設計的方法和步驟。了解程序設計方法(結構化和面向對象概念與特征)及風格;理解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(軟件工程3要素、軟件生命周期);掌握結構化分析與設計方法主要思想和工具(數據流圖DFD、數據字典DD、判定樹、判定表);掌握軟件測試和調試的目的、過程和基本方法(靜態(tài)測試和動態(tài)測試、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)。
五、考試方式及時間
閉卷筆試,100分鐘
六、考試題型結構及分值分布
選擇題60~70分;判斷題10~15分;填空題10~15分;計算題10~15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