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.課程簡介
一、內容概述與要求
自然地理學是地理學分支之一,是研究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科學,是一門多學科(地 球概論、地質學、地貌學、水文學、氣象氣候學、生態(tài)學、土壤學等) 綜合性較強的課程。 主要闡明地質、氣候、水文、地貌、生物及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過程、基本特征、 分布規(guī)律、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整體特征和基本時空分布規(guī)律。它從自然地 理環(huán)境的整體性出發(fā),通過從“部門”至“綜合”的介紹方式,從地表的無機界到有機界乃至自 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從景觀圈的上下邊層至核心層,逐步揭示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,達到對自然地 理環(huán)境整體性和地域之間的聯(lián)系與差異性的認識,在此基礎上,進一步確立人類與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關系,樹立人與自然協(xié)調發(fā)展以及社會經(jīng)濟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理念。
自然地理學是地理科學/人文地理與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/自然地理與資源環(huán)境等專業(yè)的專業(yè)基礎 課,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(yǎng)具有自然地理學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性人才,要求學生掌握自然地 理學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,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、發(fā)展變化和分布規(guī)律, 進一步認識自然地理系統(tǒng)的整體性和區(qū)域差異性,并且具備初步的運用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為后續(xù)學習人文地理、區(qū)域地理、環(huán)境地理等課程、為今后進行地理 學知識的教學和相關研究奠定基礎,并能在資源、環(huán)境以及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管理研究和實踐中熟練 地應用自然地理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。
二、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
考試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、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,也考查其運用理論分析問題、解決 問題的能力。
考試采取閉卷形式,時間50分鐘,滿分100分。考試題型包括名詞解釋、填空、單項選 擇題、簡答題和論述題。其中,基礎知識與理論的客觀題占80% ,能力型題占20%。
II.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
一、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
1 .知識要點
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分支,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任務,自然地理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掌握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分支,了解自然地理學的任務及與其它學科的關系。
二、地球
( 一)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
1 .知識要點:
宇宙和天體,太陽及太陽系的組成及其基本特征,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的概況、太陽系的基本特征,理解太陽的基本特征及其與地球的關系,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。
(二) 地球的運動
1 .知識要點
地球自轉運動的特征及其地理意義,地球公轉運動的特征及其地理意義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并掌握地球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的特征及其各自的地理意義。
(三) 地球的圈層構造及表面的基本形態(tài)和特征
1 .知識要點
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 (地殼、地幔和地核的物質組成,地殼的結構,上地幔及軟流圈, 巖石圈);地球的外部圈層構造的組成及結構 (大氣圈、水圈和生物圈的主要特征);地球表 面的海陸分布及基本特征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并掌握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和外部圈層構造的組成及特征,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及基本特征。
三、地殼
( 一) 地殼的組成物質
1 .知識要點
(1) 礦物及物理性質 (礦物概念,解理、硬度、顏色、條痕、光澤);主要造巖礦物 (石 英、長石、云母) 及其特征。
(2) 三大類巖石 (巖漿巖、沉積巖、變質巖);巖漿活動及巖漿巖 (噴出和侵入活動, 巖漿巖產(chǎn)狀,巖漿巖根據(jù)礦物組成分類 (超基性巖、基性巖、中性巖、酸性巖) 及主要巖漿 巖:花崗巖、玄武巖、閃長巖、流紋巖);沉積作用及沉積巖 (沉積巖的形成及特征,沉積 巖主要巖石:礫巖、砂巖、黏土巖、碳酸鹽巖);變質作用及變質巖 (變質巖的形成及影響 因素,主要的變質巖:片巖、千枚巖、板巖、片麻巖、大理巖、石英巖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地殼的化學成分,理解礦物及其基本特征、主要的造巖礦物,掌握巖石的三大類型、代表性巖石及特征。
(二) 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
1 .知識要點
(1) 構造運動的概念,構造運動的特點及基本形式 (普遍性、永恒性、緩慢性、方向性,周期性;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)。
(2) 構造運動與巖相、建造和地層接觸關系 (巖相分析——海侵和海退層位,巖層接 觸關系——整合接觸、平行不整合、角度不整合接觸)。
(3) 主要的地質構造類型——水平構造、傾斜構造 (巖層的產(chǎn)狀——走向、傾向和傾角)、褶皺構造 (褶曲要素及基本形式) 和斷裂構造 (節(jié)理及分類、斷層分類及斷層的組合 形態(tài))。
(4) 地質構造的野外識別 (褶皺的野外識別、斷層野外認識、構造地貌、構造影像)。
2 .考核要求
掌握構造運動的概念、構造運動的特點及基本形式,理解掌握主要的地質構造類型及其特征,了解構造運動與巖相、建造和地層接觸關系。
(三) 大地構造學說簡介
1 .知識要點
(1) 槽臺說 (槽臺說的主要觀點)。
(2) 大陸漂移及證據(jù) (大陸漂移要點、地質證據(jù)、古生物證據(jù)、氣候證據(jù)、計算機模 擬、極移曲線)。
(3) 海底擴張及證據(jù) (海底擴張要點、古地磁、海底地層年代及分布)。
(4) 板塊構造說 (六大板塊,板塊邊界類型,板塊構造說的應用——地震成因及分布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槽臺說、大陸漂移說、海底擴張說,理解板塊構造說的主要觀點,掌握六大板塊及 板塊邊界類型特征。
(四) 火山與地震
1 .知識要點
火山的類型及分布,火山地貌的常見形式,地震的類型及地震分布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火山與地震的類型及火山地貌的常見形式,掌握地球火山與地震的分布特點。
(五) 地殼的演化史
1 .知識要點
地質年代及各代地史簡述 (前古生代、古生代、中生代、新生代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并掌握地質年代構成,了解各代地殼演化歷史及其主要特征。
四、大氣和氣候
( 一) 大氣的組成和熱能
1 .知識要點
大氣的成分 (干潔空氣,水汽、固液雜質);大氣的結構 (垂直分層);大氣的熱能 (太 陽輻射,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,地表的長波輻射、大氣保溫 (溫室) 效應,地球表層 的輻射平衡);大氣溫度時間變化、空間分布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掌握大氣的主要組成成分、大氣的結構,了解大氣熱能的來源,掌握溫室效應、輻射平衡的概念;理解掌握大氣溫度的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特點。
(二) 大氣的水分和降水
1 .知識要點
(1) 大氣濕度表征 (水汽壓和飽和水汽壓,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,露點溫度)。
(2) 蒸發(fā)和凝結 (蒸發(fā)及其影響因素,凝結和凝結條件) 。水汽凝結現(xiàn)象 (露與霜,霧 凇和雨凇,霧及主要成因類型,云及主要類型)。
(3) 大氣降水 (降水成因及分類;降水時間變化、空間分布規(guī)律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大氣濕度表示方法,理解蒸發(fā)及其影響因素;理解掌握水汽凝結的基本條件;了解 各類水汽凝結現(xiàn)象的特點和成因;掌握大氣降水的成因類型。
(三) 大氣運動和天氣系統(tǒng)
1 .知識要點
(1) 大氣水平運動 (水平氣壓梯度力,地球偏向力,慣性離心力;地轉風,梯度風; 風隨高度的變化)。
(2) 大氣環(huán)流的三級模式 (全球行星環(huán)流、季風環(huán)流、局地環(huán)流)。
(3) 主要的天氣系統(tǒng) (氣團和鋒、氣旋和反氣旋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大氣運動的成因,掌握大氣環(huán)流的三級模式,掌握常見天氣系統(tǒng)的結構特征和天氣特點。
(四) 氣候的形成和變化
1 .知識要點
氣候和氣候系統(tǒng);氣候成因 (輻射因子,環(huán)流因子,地理因子);氣候帶和主要氣候類 型及其特征 (低緯度氣候,中緯度氣候,高緯度氣候);氣候的變化及其原因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氣候系統(tǒng)及氣候的變化,掌握氣候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,理解氣候帶的劃分,掌握 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其特征、成因。
五、海洋和陸地水
( 一) 地球水循環(huán)與水量平衡
1 .知識要點
地球上水的分布及組成;地球上的水循環(huán) (大循環(huán)和小循環(huán));水量平衡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與組成,理解并掌握水循環(huán)的概念,理解水量平衡原理。
(二) 海洋
1 .知識要點
(1) 海洋的自然地理區(qū)域組成 (洋、海、海峽、海灣)。
(2) 海洋水的理化性質 (化學組成、鹽度、溫度和密度、水色和透明度)。
(3) 海水運動:波浪 (波浪要素、波浪類型);洋流 (主要類型、世界大洋表層環(huán)流系 統(tǒng)) 。潮汐 (潮汐類型與引潮力、潮流)。
(4) 海洋資源和海洋環(huán)境保護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海洋的自然地理區(qū)域組成,掌握海水鹽度概念及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分布規(guī)律;了 解波浪運動成因及特點,理解潮汐運動的成因及類型;掌握洋流運動的類型、成因及大洋表層洋流的分布特征;了解海洋資源類型。
(三) 河流
1 .知識要點
水系及流域;河流的水情要素 (水位、流速、流量、泥沙);河流的補給 (雨水、融水、 地下水、湖泊沼澤水);河川徑流 (徑流形成、徑流計量單位、正常徑流量、徑流的變化); 我國河流主要類型。
2 .考核要求
掌握水系及流域的概念;了解河川徑流的形成過程;掌握河流的主要水情要素、河流補 給的主要類型及其特征;掌握徑流計量單位(流量、徑流量、徑流深度)和正常徑流量的概念。
(四) 地下水
1 .知識要點
地下水的化學性質 (總礦化度和硬度);地下水形成條件 (巖石的水理性質、隔水層與 含水層);地下水按埋藏條件的分類及特征 (上層滯水、潛水、承壓水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地下水形成及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,掌握地下水的類型及特征。
六、地貌
( 一) 地貌成因與地貌類型
1 .知識要點
地貌的成因 (構造運動、氣候、巖性、生物、人類);基本的地貌類型;地貌在地理環(huán) 境中的作用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的地貌類型,理解地貌在地理環(huán)境中的作用。
(二) 風化作用與塊體運動
1 .知識要點
風化作用概念及類型 (物理、化學、生物風化);風化殼的基本類型、特征及其分布; 塊體運動與重力地貌 (崩塌地貌及其特征、滑坡地貌及其特征、重力地貌災害防治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掌握風化作用的類型,了解風化殼及風化殼的基本特征,理解崩塌地貌和滑坡地貌 及其基本特征。
(三) 流水地貌
1 .知識要點
(1) 流水作用 (侵蝕、搬運和堆積作用)。
(2) 溝谷流水地貌 (洪積扇、泥石流)。
(3) 河谷的發(fā)育過程,河谷的結構與河流襲奪。
(4) 河流地貌:河床與河漫灘、沖積平原和三角洲、河流階地 (成因及類型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河流流水的作用,了解河谷發(fā)育過程;理解洪積扇、泥石流的成因及地貌特點;掌握河谷的結構、河流劫奪的概念;掌握主要河流地貌 (河流階地、三角洲) 的特點及成因。
(四) 喀斯特地貌
1 .知識要點
喀斯特作用的化學過程及影響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(巖性與構造、水動力條件);地表喀 斯特地貌 (溶溝和石芽、溶斗和落水洞、溶蝕洼地、峰叢峰林和孤峰);地下喀斯特地貌 (石 筍、石鐘乳、溶洞、地下河); 喀斯特地貌的發(fā)育過程與地域分異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喀斯特作用的化學過程及影響喀斯特作用的因素,理解喀斯特地貌的發(fā)育過程,掌 握喀斯特地貌的主要類型。
(五) 冰川與冰緣地貌
1 .知識要點
冰川作用 (冰川的運動,冰川的侵蝕、搬運和堆積);冰川地貌的主要類型:冰蝕地貌 (冰斗、角峰和刃嵴,冰川谷,羊背石)、冰磧地貌、冰水堆積地貌;冰緣 (凍土) 地貌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冰川作用,掌握冰川地貌的主要類型,掌握凍土的概念及分布特點,了解冰緣地貌 的類型及成因。
(六) 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
1 .知識要點
(1) 風沙作用 (風蝕作用、搬運作用和風積作用)。
(2) 風沙地貌:風蝕地貌 (風蝕蘑菇和風蝕柱、雅丹、風蝕谷和風蝕殘丘、風蝕洼地); 風積地貌 (沙堆、新月型沙丘、縱向沙壟)。
(3) 黃土與黃土地貌 (黃土分布及特性,黃土成因,溝谷地貌——紋溝和細溝,切溝 和沖溝,溝間地地貌——塬、梁、峁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風蝕作用、風的搬運作用和風積作用的特點,掌握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的主要類型, 了解黃土成因,掌握黃土特性及主要黃土地貌類型。
(七) 海岸地貌
1 .知識要點
(1) 海岸地貌及成因:海蝕地貌 (海蝕穴、海蝕崖、海蝕洞、海蝕臺);海積地貌 (水 下堆積階地、沙嘴沙壩、連島壩)。
(2) 海岸類型 (基巖海岸、沙質海岸、淤泥質海岸、生物海岸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海岸地貌的主要類型,了解海岸類型及其意義。
七、土壤圈
( 一) 土壤基本性質
1 .知識要點
(1) 土壤概念及土壤物質組成 (土壤原生和次生礦物,有機質,礦質化作用、腐殖化作用)。
(2) 土壤剖面——有機質層、腐殖質層、淋溶層、淀積層、母質層;土壤外部特征——顏色、干濕度、孔隙狀況、緊實度、新生體、侵入體。
(3) 土壤理化性質 (土壤質地與結構,土壤溶液的酸堿性、土壤溶液的緩沖作用、土壤膠體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土壤組成,認識和掌握土壤的剖面結構,理解土壤的理化性質。
(二) 土壤的發(fā)育
1 .知識要點
土壤形成 (形成因素,土壤形成學說,土壤與成土因素的關系);土壤發(fā)生過程 (物質 的地質大循環(huán)與生物小循環(huán);原始成土過程、灰化過程、粘化過程、富鋁化過程、鈣化過程、 鹽漬化過程、堿化過程、潛育化過程、潴育化過程、白漿化過程、腐殖質化過程、泥炭化過 程、人為熟化過程)。
2 .考核要求
掌握土壤的成土因素,理解土壤主要形成過程。
(三) 土壤類型及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
1 .知識要點
土壤分類系統(tǒng);主要土壤類型 (人為土、鐵鋁土、干旱土、鹽成土、潛育土、淋溶土、 新成土);土壤空間分布的規(guī)律性 (緯度地帶性、干濕度地帶性、垂直地帶性);土壤資源的 合理利用與保護 (土壤資源概念,土壤資源開發(fā)利用問題,合理利用保護原則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主要的土壤類型,掌握土壤的空間分布特征,了解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的原則措施。
八、生物群落與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
( 一) 地球上的生物界
1 .知識要點:
認識地球上的生物界。
生物分類系統(tǒng) (界、門、綱、 目、科、屬、種);生物發(fā)展階段;生物與環(huán)境 (光與生 物、溫度與生物、水與生物、空氣與生物、土壤與生物、生物之間的關系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生物分類系統(tǒng),理解生物與環(huán)境的關系。
(二) 生物群落
1 .知識要點
生物種群的概念,種群的數(shù)量和密度;生物群落 (概念,形態(tài)與結構,群落演替)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種群概念特征,掌握生物群落概念、結構及動態(tài)演變。
(三) 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
1 .知識要點
(1) 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:生物圈與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概念,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結構——食物鏈、營養(yǎng)級,生 態(tài)系統(tǒng)功能—— 能量流動、物質循環(huán))。
(2) 主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類型 (熱帶雨林,亞熱帶常綠闊葉林,溫帶落葉闊葉林,北方針葉林,溫帶草原,荒漠)。
(3) 生態(tài)平衡與保護 (生物多樣性的概念、價值、全球生物多樣性概況及危機,生物 多樣性的保護)。
2.考核要求:
理解并掌握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概念、結構、功能,了解主要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類型,掌握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多樣 性的概念,理解保護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重要性。
九、 自然地理綜合研究
( 一) 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及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地域分異
1 .知識要點
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整體性的涵義及表現(xiàn);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地域分異 (地域分異的尺度、地帶性分異規(guī)律、非地帶性分異規(guī)律、地域分異規(guī)律的相互關系)。
2 .考核要求
了解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整體性,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的地域分異規(guī)律及特征。
(二) 自然區(qū)劃及土地類型研究
1 .知識要點
自然區(qū)劃的原則、方法,土地的分級、分類,土地評價和評價原則及方法。
2 .考核要求
理解并掌握自然區(qū)劃的原則、方法,理解土地的分級、分類系統(tǒng),了解土地評價的原則 及方法。
以上就是“河北2023年專升本自然地理學考試大綱”的全部內容。
部分內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轉載、學生投稿,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、建議或者投訴,請聯(lián)系郵箱(1296178999@qq.com)反饋。 未經(jīng)本站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者建立鏡像, 如有違反,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!
本文標簽: 專升本升本統(tǒng)招 上一篇:河北2023年專升本地圖學原理考試大綱 下一篇:武昌理工學院2023年專升本《基礎會計學》考試大綱